重慶數控機床:整體提升中國機床水平——“機床”要咬“數
中國機床產量居世界第四,但高檔數控機床仍以進口為主。整體提升中國機床水平——“機床”要咬“數控”。
近年來,中國的“機床”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。去年產值達260億元,居世界第四。但中國機床消費超過59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488億元),首次躍居世界第一。
產值260億,消費超過220億,差額自然只有進口。據海關統計,去年中國進口機床產品,如金屬切削機床和鍛造設備,價值約31.5億美元,居世界首位!去年,全行業出口僅為進口的1/10-3.1億美元。“中國機床行業的現狀可以用‘三大一小’來概括——大消費、大生產、大進口、小出口。”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總干事余承廷說。
從“機床”的層面看“數控”。1992年,我國數控機床年產量剛剛超過4200臺。去年,這一數字超過了24,800,比前一年增加了41.6%。10年來,我國數控機床產量翻了兩番多,數控機床發展速度加快。一批反映當前世界數控機床發展趨勢的高檔數控機床問世,如直線電機驅動加工中心、五軸車銑復合中心、五軸龍門加工中心等??梢哉f,中國機床工業的整體素質有了顯著提高。
但與發達國家相比,我國機床數控化率不高,目前生產產值數控化率不足30%。消費的數控率不到50%,而發達國家是70%。以切削機床為例。去年中國生產了23萬臺,其中數控機床只有2.4萬臺,只有產量的1/10。高檔數控機床及配套件只能進口。
中國機床行業有著獨特的市場空間。特別是在未來幾年,汽車、信息和高科技產業將在中國強勁發展。于婷認為,中國機床行業的發展迎來了“晴天”。
以汽車工業為代表的機電和裝備行業對機床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根據三大汽車和九大重點廠的統計,今年技術改造投資261億元,汽車零部件技術改造投資近73億元,其中42億元與機床行業有關。
信息產業是中國發展最快的主導產業,必將為中國機床工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。以新材料、新能源、自動化為特征的高新技術產業也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,其發展需要大量高精度、復雜、智能、多軸控制和自動化的高檔機床。很多國家重點工程引起的機床需求也很可觀。
傳統工業技術改造步伐不斷加快,對制造裝備水平和數控化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。
航空、航天等軍工行業,為了加快新產品的研發和批量生產能力,每年都要大規模投入技術改造,需要采購大量的機床設備…
“蛋糕”確實很吸引人,但要享受它卻并不容易。
隨著機床行業的發展,“數控”的成敗也是“數控”。目前,我國高檔數控機床和成套線成型設備的開發和生產能力在品種、質量和數量上都不能滿足市場需求。以汽車工業和航空航天工業為例,目前急需的高檔數控機床有:高速加工中心、多軸聯動加工中心、雙主軸車削中心和車銑中心、精密磨床和復合磨床、精密電加工機床、精密大型領先鏜銑床、精密落地鏜銑床、高效數控專用機床等。但這些設備國內企業并沒有很好的滿足,產業化水平有待提高。
咬“數控”提高水平
提高中國機床整體水平刻不容緩。當前特別要注意的是,在盡快提高重慶數控機床自主開發的基礎上,加強國際合作,提高高檔數控機床和成套設備的供應水平。
數控技術是計算機軟硬件技術、網絡技術和精密測量技術的集成和優化。目前,數控技術正朝著高速、復合、智能、精密、環保的方向發展。于婷認為,一味等待,依賴其他國家轉讓最新最先進的技術設備,只能錯失良機。當前,我們必須迅速提高數控機床的自主開發和制造能力。因此,必須建立有效的數控技術開發中心,加強關鍵技術的研究和試驗,形成配套的開發能力;同時,通過合作生產、合資經營,實現主流產品的高起點、大批量生產和專業化。
提高機床質量,必須建立新的機床企業發展模式。業內人士認為,機床企業應“收縮戰線”,細化主業,掌握關鍵零部件和工藝的核心技術。一般零部件加工完全可以實行國際采購。同時,要加強企業發展的戰略聯盟。為了更快獲得最新技術,企業可以直接與國內外科研院所“聯姻”。
與數控機床主機相比,我國功能部件制造企業發展滯后。而功能部件不僅決定了整機的性能,而且占到了整機成本的60%左右。它的發展直接關系到機器的競爭力。目前我國功能部件生產企業普遍規模較小,布局分散,部分依附于主機廠或研究所。理順功能部件制造企業體系,做大做強一批功能部件制造企業迫在眉睫。